克里斯托弗·诺兰自编自导电影《奥本海默》已经定档,将于8月30日在国内大银幕上映。和《敦刻尔克》一样,《奥本海默》也采用胶片IMAX摄影机拍摄,甚至有人在小蓝鸟,不,现在应该叫“X”上晒出了电影的IMAX拷贝片——重达600磅,长度11英里。
(资料图片)
从卡梅隆《阿凡达》开始,IMAX影院已经被中国消费者熟悉,也成为了不少消费者观影时的首选。胶片IMAX号称拥有可达18K超高分辨率,超越数字电影机,可不争的事实是这是一项诞生于数十年前的技术,过去没有成功,未来也不会成功,为何诺兰坚持用胶片IMAX拍摄《奥本海默》,是他个人的偏执,还是对艺术的极致追求呢?先从IMAX诞生说起。
摄影圈里有一句话叫做底大一级压死人,这一道理同样适用于电影拍摄。在IMAX诞生前,电影机使用的35mm甚至更小的胶卷的,也就是相机上同大小的全画幅胶片,但是电影机是纵向传输胶卷(制作特效用的VISTAVISION除外)。这带来两个问题,1.电影胶片长边其实是相机胶片短边,所以画幅小于相机,而且越是宽银幕,可用画幅越小,2.要扩大画幅只能向上下扩展,可半个多世纪前不流行抖音,9:16画面不适合大银幕上观看。
后来出现一个名为CINEMASCOPE的宽银幕解决方法,它使用2X变形镜头,对横向画面进行压缩并投射到1.37:1长宽比的35mm胶片,这样既能够获得较大的画幅,播放时通过2X变形镜头还原图像,能够获得2.35:1宽银幕画面。CINEMASCOPE迅速走红,并沿用到数码时代。
不过CINEMASCOPE依然是基于35mm胶片,潜力有限,IMAX公司在1970推出IMAX,用65mm胶卷拍摄。你没有看错,是65mm,IMAX电影机使用1.43:1长宽比的65mm胶卷拍摄,70mm胶卷是放映时使用的,也就是前文提到的重600磅、长度11英里的《奥本海默》拷贝片。虽然是IMAX拍摄胶片是65mm,但数字化后分辨率可达18K,足以吊打当下任何数字电影机。在1970年举办的日本大阪世界博览会上,富士馆中放映了首部MAX电影——《虎之子》,IMAX开始为世人所了解。
看到这里相信不少人会提出一个疑问,现在我们都是用数码相机了,而且从单反升级到无反,为何IMAX没有数字化,为何诺兰在2023年还用胶片IMAX摄影机拍摄《奥本海默》。其实IMAX不是没有努力过,下图就是数字化IMAX电影机,相信看到双镜头一刻大家都明白——3D拍摄,被卡梅隆带歪了,这机器能不完蛋么!
自行研发新摄像机失败后,IMAX不得不把数字化IMAX的名字冠在ARRI Alexa 65上。到了2020年,IMAX启动了“Filmed In IMAX”认证,通过认证的摄像机,比如Arri Alexa LF、Red V-Raptor被认为适合IMAX大银幕上播放。
由于数字化失败,胶片IMAX摄影机只能继续挑大梁了,这就遇到一个问题,在电影机数字化同时影院也在数字化。IMAX在一代激光IMAX GT影院中尚且坚持接近1.43:1长宽比,比如东莞万达影城(华南MALL店)IMAX屏幕大小是32.1*19.5米(1.64:1),哈尔滨万达影城是28.7*21.3米(1.34:1),但到了二代、三代激光IMAX影院则是优先兼顾17:9、2.38:1的宽银幕长宽比。换句话说,大部分影院在放映胶片IMAX拍摄的电影时,要么裁切画面上下,适应宽银幕,要么画面两边加黑边,适应宽银幕,而且激光IMAX影院分辨率只有4K,双重因素叠加无法体验IMAX大画幅、高分辨率优势。
在《敦刻尔克》时就宣传IMAX影院能看到更多内容,可现实却是那么无情
相信到了这里有人会提出意见,IMAX也可以用变形镜头适配宽银幕。的确是可以的,但IMAX上变形镜头会产生出新的难题,65mm胶片相当于相机上中画幅,景深非常浅,加上变形镜头后,相当于画幅进一步扩大,景深进一步变浅,需要拼命缩小光圈才能获得足够景深。可电影拍摄时快门速度也不能低于1/48s(180°),柯达末代电影机胶卷Vision 3最高感光度只有EI 500(大致可以视为ISO 1000),只要光线稍暗,就顶不住小光圈拍摄。
此外胶片IMAX电影机体积非常巨大,重量惊人,难以手持拍摄,与电影机迷你化发展趋势背道而驰,实际拍摄中更是制约拍摄角度、构图方式,延长拍摄周期;拍摄出的画面无法实时监看、调色;在后期制作中,胶卷要先扫描成数字中间片,高分辨率要打折;IMAX拷贝片非常沉重,发行不便……
简单总结一下,胶片IMAX电影机关键缺点如下:
1.空有画幅优势,实际因扫描、与影院不兼容,无法发挥出来;
2.机器笨重,使用起来很不灵活;
IMAX 3D体积更是可怕
3.受到胶卷性能限制,难以在低照度环境下拍摄;
4.成本高,在《奥本海默》中为了黑白画面,专门找柯达定制了Double-X 5222 65mm黑白胶卷,进一步拉高成本。
在许多人眼中,电影是一种情绪化、艺术化的作品,非常讲究“灵性”,但是“电影工业”这一词清晰告诉我们电影是一件工业产品,它需要精细分工、专业化、集约化才能带来一部分好作品,技术迭代更是能丰富电影的表现形式,比如说在数字化时代夜戏比例明显增加。2017年诺兰用胶片IMAX摄影机拍摄了《敦刻尔克》,在2023年坚持使用过气“网红”胶片IMAX拍摄《奥本海默》,这也许是老年人的情怀,也许是一种路径依赖,但可以肯定是老旧、过时的技术是无法推动电影工业发展。相反,郭凡、刘寅(摄影指导)拍摄《流浪地球2》时,使用了ARRI Alexa 65配合不同镜头创造不一样的画面,在拍摄过程中使用ACES色彩流程,把控成片色彩表现,这才是一个工业化流程,才能推动电影工业发展。
《流浪地球2》中使用到的Alexa 65
新近曝光的索尼迷你Venice电影机,小型化才是电影机趋势
标签:
Copyright © 2015-2022 海峡财富网版权所有 备案号:皖ICP备2022009963号-10 联系邮箱:396 029 142 @qq.com